登录| 注册
您的位置:学问网 > 资讯 > 医学类

论中医药特色医疗及其优势 2018-05-28 14:30

特色医疗是指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包括基础理论、临床理论)、独特诊断治疗方法,独特药物基本理论及药物作用,独特治疗效果的传统医学。
    中医药之所以能称为是特色医疗,是因为:一是中医学理论体系是以朴素的唯物论和辨证法思想为基础的;二是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其实践(临床)特点;三是以“四气五味”、“升降浮沉”、“药性归经”等为其药物学基本理论;四是有能解决现代医学不能解决的,在治疗慢性病、功能性疾病、疑难杂症等方面有特长且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并经长期的医疗实践所证实。所以说中医药学是我国特有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特色医疗。
    目前,我国共有三支医学队伍,即:西医、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在这三支力量当中,目前只有中医才能称得上是特色医疗。为什么?因为:西医,全世界的西医都是同一种基础理论、同一种临床及诊断治疗方法,使用相同药物(即西药)。而中医,全世界只有中国的中医药是原创、是独创的,具有上面所讲到的四个方面的特点,故才称得上是特色医疗(当然也包括民族医学)。中西医结合医,目前仍是处于探索阶段,还没有形成中西医结合的基础理论体系,临床诊断、治疗方法、药物学基本理论体系等,故现阶段还不能称得上是特色医疗。
    一、中医药特色医疗的理论特点
    1.1以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为其基础理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物质性是一切科学研究的前提。中医学对人体生命的起源、疾病的成因,形体与精神的关系等医学上的重大问题都给予了唯物主义的说明。如《素问•宝命全形论》说:“天复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是说宇宙间充满着无数的物质,人也是万物之一,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人也是物质的。这就是朴素的唯物论。中医学反对天命鬼神等唯心主义邪说,认为人体主要是由精气等物质构成,先天之精气是禀受于父母,后天之精气来源于饮食水谷,这在《内经》中有很多论述。
    中医学不仅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共同的物质根源和基础,而且还认为一切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各种事物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互相变化的。如《素问•六微指大论》说:“夫物之生从于化,物之极由乎变,变化之相簿,成败之所由也”。就是指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处在运动变化之中的,这就是辩证法思想。中医学基础理论中的“阴阳学说”、“五行学说”都是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体现,并用以指导中医的临床实践。
    1.2以整体观念、辩证论治为中医临床实践的特点
    中医学非常重视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这就构成了特色医疗的显著特点。现代医学,也学习借鉴中医学的这一观点,在上世纪末,世界卫生组织就把身体健康的概念由过去的单纯认为身体不生病就是健康,改变为“身体上、生理上、心理上、社会上的一种完满状态”才能称为健康。
    中医学的整体观念,主要有两点,一是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二是认为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与自然界的运动变化有密切的关系。人体是由若干脏腑、器官、组织所组成的,各个脏腑、器官、组织有着各自不同的功能,在生理上是互相联系的,在病理上又是互相影响的,所以在研究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治疗方法时必须考虑这种整体关系。中医学中的“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就体现了这些整体观念。另外自然界的一切变化对人类的生理、病理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所以,在预防和治疗疾病上都必须考虑到自然界的各种变化因素。
    中医学的辨证论治,就是指将四诊所收集的病情资料(症状和体征),加以分析、综合、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辨证是前提,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在辨证论治中,是以“证候”作为论治的依据。“证候”不同于病,“证候”是指疾病在某一阶段因某种病因病机而出现的“症状群”,而病是指一种病变部位、性质、范围的概念,它是某些“证候群”的概念。在治疗上,有因“病”相同,而“证候”不同,采取不同治疗方法的“同病异治”,也有因“病”不同,而“证候”相同,采取的相同治疗方法的“异病同治”。这也是中医药的治疗特色之一。
    1.3以四气(性)五味、升降浮沉等为中药药性特点
    中医对中药药性的认识和功能运用,是以中医的基本理论为指导,是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的,它不是在实验室中检测出来的,这些药物性味功用也不可能能通过实验室检测出来,所以用检测西药的方法来检测中药,是不适宜的。
    1、中医辨证纲要将疾病的性质主要是区分为表里、寒热、虚实、阴阳。而治疗上也是应用相应的寒热温凉、升降浮沉、补泻等中药的性能来调整表里、寒热、虚实、阴阳的病变。中药的四气,即四性:寒、热、温、凉;五味即辛、酸、甘、苦、咸。寒与凉是一类药性、属阴,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专对温热性疾病(阳性病)的治疗,即“热者寒之”;温、热是一类药性、属阳,也是程度不同,专对寒凉类疾病(阴性病) 的治疗,即“寒者热之”。根据历代医家的经验,中药五味的作用是:辛能散、能行;甘能补、能和、能缓;苦能燥、能泻、能坚;酸能收、能敛、能涩;咸能软坚、能下。
    2、中药的质地轻重及气味厚簿,在使用时的作用趋向也不同。主要表现为升降、浮沉。升和降、浮和沉都是相对的,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古代医家发现并认识到,凡是质轻而味簿的升浮药物都有主上行而向外,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温里的作用;凡是质重而味厚的沉降药物都有主下行而向内,有潜阳、收敛、降逆、渗湿、清热泻下的作用。
    3、疾病有虚实之分,“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这是中医的治疗大法之一,所以中药药性也可分为补药和泻药两大类。凡能扶助正气、改善机体功能衰弱、使机体恢复正常的药物为补药;凡能祛除或抑制病邪的药物为泻药。
    4、人体有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等生理结构,故中药还对不同脏腑经络在药物作用趋向上有强弱的不同,中药学中把它称为归经,即某些药对某些脏腑经络作用强,就认为是归什么经,这也是中药药性的特点之一。
    二、中医药特色医疗的主要内容
    2.1在治疗原则上有:①按“证”用药(即辨证论治);②正治反治,正治即逆病因而治,如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反治即顺症状而治,如寒因寒用、热因热用;通因通用、塞因塞用。③治标与治本。根据病情分先后缓急治疗,如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或标本同治。④扶正与祛邪。是根据病情的虚实,采用补法或泻法,如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或补泻兼施。⑤因时因地、因人制宜。这是强调在治疗时要根据季节、地区、体质、年龄等不同来确定适宜的治疗方法。
    2.2在用药方法上有:①中药内服:主要是中药煎汤剂内服。也有膏剂、丸剂、散剂、片剂、酒剂内服。②中药外用:就是将中药做成软膏或硬膏外用,还有中药散剂外敷,喷剂外用等。主要是用于皮肤科、疮疡科、风湿病、跌打损伤等。③中药针剂注射:将中药或草药提炼制成注射剂,作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等,现在注射用中药品种也很多。
    2.3在非药物治疗上有:其内容及方法很多,大概归纳有:①手法类:如推拿按摩、刮痧、足疗等;②针法类:如指针疗法、耳针、手针、小针刀、毫针等;④艾灸类;⑤拔火罐;⑥穴位埋线疗法;⑦音乐疗法;⑧暗示疗法;⑨药浴疗法;⑩熏蒸疗法;⑾各种食疗法;⑿各种结扎疗法;⒀刺血放血疗法;⒁各种理疗法;⒂棒锤疗法;⒃直肠滴入疗法;⒄敷脐疗法;⒅特殊部位给药法;如舌下给药、鼻腔给药、肛门给药等;⒆肛门疾病的埋线疗法、抗痔疗法;⒇蚂蚁疗法、蜂疗法等等;中医的非药物疗法非常多,不胜枚举。
    三、中医药的特色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
    特色与优势是两个概念。上面对中医的特色医疗内容作了介绍,但中医药的特色优势有多少呢?作为一个中医人如果对中医的特色优势有哪些还不知道,那将是很悲哀的。我查了一些资料,也上网查了,现在叫喊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人很多,但真正分析研究中医药特色优势的人很少,系统的报道及分析材料也少见。何谓优势?乃指其他医学没有而自己独能做到者,如果都能做到或都具有的那就不是优势。个人通过分析研究认为中医药的特色优势主要有以下方面,简述之以供共商。
    3.1预测未来疾病的发生、性质、趋势,为中医所独有。如中医的五运六气就是运用五运气六的基本原理及气候变化的规律预测对人体发病的影响。如五十年代有一年,石家庄流行“乙脑”用“白虎汤”无效,周总理请教蒲辅周,蒲老根据五运六气预测该年度湿气偏重,建议在方中加了一味燥湿的苍术,就解决了“乙脑”问题。2003年北京发生了SARS,邓铁涛根据五运六气预测,当年是癸未年,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出现春温是容易的;但随着夏季来临,气候升高,SARS将缓解乃至消失,后印证了他的预测。还有通过诊脉,观舌都可以预测和判断疾病的趋向。只是现在我们很多人没有学到家,而未掌握这方面的技能。
    3.2中医药简便验廉是一大优势。推广使用中医药是解决我国看病难、看病贵的关键。现在用西药输液乱用抗生素、副作用大、药费贵、疾病容易反弹,一些省市已开始执行诊所及医院门诊不准使用大输液。国家“十三.五”规划强调要大力发挥中医药在医保中的作用,就是要利用中医药的简、便、验、廉优势。
    3.3对西医治疗效果不好的慢性疾病、老年病、疑难病等中医有较好的疗效和调理方法,这是一大优势。在这方面的中医药优势,现在不仅是社会民众公认,就连许多著名的西医专家也都承认。
    3.4对西医治疗效果不好的妇女月经病、带下病、不孕不育、产后病等中医药也有其独特的治疗方法和效果,这也是一大优势。尤其是妇女月经病的调理、不孕不育、产后乳汁不通或乳汁过多过少等,用中医药的方法效果最好。
    3.5中医的非药物疗法可以用于养生保健,又可用于疾病治疗和病后康复,这是中医所独有的一大优势。在这方面不仅在国内巳经引起重视,将是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措施,同时中医走出国门,世界流行中医风,在这方面也是最受欢迎的。
    3.6中医注重养生保健,强调治未病,也是世界各国医学中所独有的。中医治未病及养生的理念、措施、方法、效果,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青睐。
    3.7中医药治疗急性病和防治外感热病也是一大优势。在这方面已引起人们的重视。中医本来是以擅治急性病、防治外感病起家的,在这方面历史上有许多记载,如张仲景的《伤寒论》、吴鞠通的《温病条辩》、吴又可的《温疫论》等都是中医药治疗急性病、外感热病的记载。再看当代,山西名医李可治急症;中医药治疗流脑、乙脑、流行性出血热,非典等都有较好的疗效,现在最需要我们中医人树立信心、提高技术,方能重振中医药在这方面的优势。